人们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,其实,所谓的知识和经验说到底都是经验。只是一些经验得到大范围的公认而被总结成了知识体系,成了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母本,因而被我们固化在大脑中了。只剩下一些与当今社会密切相关的,尚未成为体系和门派的经验还称之为经验!他们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淀下来,直到有一天成为理论或知识体系!而这种经验的获得方式往往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不同方式。
所谓的直接经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经历来获得的,比如自己由于骄傲而造成考试成绩的下滑,从而悟到骄兵必败的道理。而大量的经验是通过老师、兄长、朋友以及各种外来媒体的宣传和教育来获得的。这样的经验也是占我们生活中很大的比例,比如珍爱生命、远离毒品。这两种经验都是我们生命中知识和分析体系的重要基础!而且彼此会相生转化!最重要的是,两种经验是截然不同的,我想讨论的正是他们的区别!
在讨论这两种经验的区别时,我常常受到一个问题的困惑,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一个事情是否做的正确,是否值得坚持。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事情犹豫不决。而做决定的过程往往是一个通过经验来判定的过程。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,就往往难于在理性上做出判断,当然其中还包含有一些个人的感性因素。因此,如果有足够的经验,往往能够从理性上做出正确的判断。从这个角度上来讲,直接经验的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间接经验的理解程度,而且很多间接经验由于理解的不深刻而难于正确的执行和贯彻下去。这就是两种经验最大的差别!而对于我们来说,需要通过不断的做事,来获得更多的经验,将更多的间接经验转化成直接经验。在这样的基础上,才能够加深对事务的理解,从而有效的帮助我们坚持该坚持的,放弃该放弃的!